文章详情

白酒中什么物质导致喝酒上头

04-11     浏览量:29

  白酒在制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很多原料都是会导致白酒产生苦味,虽说白酒有苦味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过苦也会影响白酒的口感,好的白酒与一般的酒不光在其生产设备上有区别之外,在勾兑技术上也是有区别的,好的白酒一般喝后不易上头,而一般的酒就不一定了,那白酒中什么物质导致喝酒上头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喝白酒上头的原因

  1、醛、酮类

  白酒中的醛类含量不宜过高,因为过高易使白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用后会引起头晕、上头、口干。饮含醛高的酒极易上头,因此常饮白酒者,首先将酒加温,使乙醛等低沸点物质挥发一部分,此举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2、杂醇油

  酒中含有的杂醇油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但是若含量过少,会失去传统白酒的风格,使白酒的味道寡淡,无醇厚感;含量过多,则会导致辛辣苦涩,给酒带来不良的影响,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是因为杂醇油的中毒和麻醉作用非常强,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加,能使神经系统充血,导致人头疼、口干。

  3、外加香料

  有的商家为了增加酒的品类,擅自增添一些香料到酒中,而香料的质量差也是引起口干上头的原因之一。香精香料光靠口感尝评是不行的,必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以在使用外加香料时选用质量高、纯度高,且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4、酯类水解与酸酯平衡

  酸酯平衡是中国白酒的特色,中国名优白酒大多数是遵循酯高酸高的规律,因此人们饮用后,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如今市场上销售的某些中低档新型白酒中,因加入大量外来酯类而忽视了酸味的调整,造成了这类新型白酒饮后不舒服、副作用大的严重缺陷。无论是酯类水解还是酸酯失衡,都会引起人体代谢过程中某一种物质的积累,这也是引起白酒饮后口干、上头的因素之一。

  白酒的理化指标

  1、酒度。多数粮食酒规定的酒度为65±0.5(V/V,20℃/20℃)或60°以上的各种标准,名优白酒也各有自己的酒度标淮。近年来发展的低度酒,一般在40度以下。

  2、总酸(以乙酸计,克/100毫升)一般规定为0.08—0.1克左右。

  3、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克/100毫升)一般规定不小于0.05—0.08克。

  4、总醛(以乙醛计,克/100毫升)一般规定不大于0.03克。

  5、卫生指标据1978年5月1日公布试行的蒸馏酒GBn—47—77规定,有关卫生指标是以60度蒸馏酒计,高于或稍低于60度的按60度酒折算。其卫生指标如下:

  1)甲醇(克/100毫升):粮谷类原料不得超过0.04克;薯干原料及代用原料不得超过0.15克。

  2)杂酵油(克/100毫升):不得超过0.15克。

  3)(毫克/100毫升,以HCN计):木薯原料不得超过5,代用原料不得超过2。

  4)铅(毫克/1000毫升,以Pb计):不得超过1。

  中国的白酒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酒谱系,是由科技工作者掌握决定权。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白酒的分类体系,基本上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按照各种香型去列举酒类,比如酱香型,以茅台、郎酒为代表;浓香型的白酒,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贡酒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为代表;兼香型,以白云边酒、白沙液酒为代表;还有以酒鬼酒为代表的馥郁香型,西凤为代表的凤香型,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这种分类体系的最大好处,是解决了中国酒类层出不穷的问题,不断在各种类里面增加新品种就可以了。

  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使之创造新酒的乐趣一直不中断。只要不在饥荒年代,新酒就屡有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创造了四特酒,后来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称之为“特香酒”。上世纪70年代,随着粮食的丰产,各省酒厂的热情投入,各种新酒的创造层出不穷,湖北的白云边酒为所谓兼香,山东的景芝酒为芝麻香,湖南的酒鬼酒为馥郁香。这种创造精神,促使酒类的管理机构和专家们不断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用来命名各种新香型,争论和协调中,一个个的新名酒诞生了。

  但是,以中国地域之辽阔,以及中国人对酒的极端热爱,光用香型来分类新酒种总会有词穷的一天。一个陌生的远在众人视野之外的小县城也可能生产出一种新香型的白酒,然后强烈要求命名权,但是往往是不可能的,专家们对香型的命名,还包括对生产企业的综合认可,比如生产量,再比如经济实力,否则,命名也会落空。但是,一旦一个酒厂挣到了钱,往往可以召开自己的研讨会,最终要求名正言顺。夹在这种种矛盾之中的,以香型为主的分类的体系,总有穷尽的时刻。

  我国关于酒的分类采取以酒为本,让酒回归于酒的方法,按照区域的地理历史特征来考察酒类。中国的白酒总是层出不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和推崇的口味,口味的流行又激发出新酒的诞生。无论中国的白酒如何发展,都不会改变酒与历史与地区的关系,只会是丰富我国的白酒文化,加深白酒的历史地位。

  白酒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醴,尔为曲糵”。早的文献记录是“鞠糵”,发霉的粮食称鞠,发芽的粮食称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米者,粟实也。由此得知,早的鞠和糵,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说文解字》说:“糵,芽米也”。“米,粟实也”。以后用麦芽替代了粟芽,糵与曲的生产方式分家以后,用糵生产甜酒(醴)。

  商、周一千多年到汉朝,糵酒还很盛行。北魏时用榖芽酿酒,所以在《齐民要术》内无糵曲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据周朝文献记载,曲糵可作酒母解释,也可解释为“酒”。例如杜甫《归来》诗里有“恁谁给曲糵,细酌老江乾”;陈騊声有“深深曲糵日方长”的诗句,这里“曲糵”也是指“酒”。曲在《辞源》的解释为酒母,酿酒或制酱的发酵物,亦作“曲”。

  曲或鞠的简化字为曲。酒曲的发展,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良,由散曲发展到饼曲,终于形成了大曲和小曲。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是曲霉,适宜于北方天气寒冷的各省。制造大曲的原料为大麦、豌豆或小麦,例如前者为汾酒、西凤酒大曲,后者为茅台、泸州酒曲等。因制曲原料为麦类,常称为麦曲,其形状似砖,又称砖曲,其曲块大和用曲量多,通称大曲,用于酿造我国的传统工艺名优白酒。小曲酒主要微生物是根霉和毛霉,在南方亚热带的温暖气候,有利于生产小曲及其小曲酒。制造小曲的原料为大米或稻糠,有的加入,如邛崃米曲、董酒米曲;有的不用,如厦门白曲、稗木镇糠曲等。

  98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卡尔麦提(Calmette)在中国小曲中发现一种糖化力强的根霉,利用此种霉菌生产酒精,定名为阿明诺法或淀粉法(Amolproetzz),1985年正式投产。1956年,方心芳先生开始将小曲分离出的根霉分类及重要的生理特性的研究,确定了根霉是小曲的主要糖化菌。白酒所应用的酒曲,大概可分为小曲、大曲和麸曲三类。小曲到南北朝时,已相当普遍生产,到了宋代时又有重要的改进,其根霉小曲成了世界好的酿酒菌种之一。这种根霉小曲传播很广,如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尼泊尔、不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在绳纹末期从中国传入了稻作技术和造酒技术)都有根霉小曲酿酒,产品受到国外人民的青睐。

  人在愁闷时、空腹时、患病期间、过饱时都是不能喝酒的,爱酒人士在日常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

相关推荐